杨天真的32个高情商公式 下载
寄人篱下、游走于吴王僚与公子光之间的伍子胥,对于 自己在钢丝绳上跳舞的风险心知肚明:自己向公子光推荐专 诸之事一旦泄露,会给自己带来塌天之祸。然而,为了向楚 平王讨还血债,形单影只的他又只能“两害相衡取其轻”, 只能孤注一掷地把宝押在公子光的身上。智慧过人的他在向 公子光推荐了专诸以后,马上请求吴王僚批准他辞官归隐, 和自己的难友楚国前太子建的儿子胜一同到山野隐居去了。
杨天真的32个高情商公式 下载
一望即知,他这样做是为了给自己留条退路。明哲保 身,此时,伍子胥的抉择是何等的明智!
专诸成功地刺杀吴王僚以后,公子光如愿以偿自立为 王,史称其为吴王阖庐。坐上了吴王的宝座以后,阖庐没有 忘记鼎力相助自己完成心愿的伍子胥,立即派人将其从山野 里请了回来,“举伍员为行人而与谋国事疽’(位记•吴太伯 世劫
公子光登上了吴王的宝座,使得他报仇雪恨的愿望不再
遥遥无期。吴王阖庐即位以后励精图治,延请并重用了一批 治国人才,时间不长,吴国便出现了人才济济、生机勃勃的 气象。在伍子胥、孙武等人的悉心辅佐下,吴国在各诸侯国 中脱颖而出,成了南方的一个强国。在阖庐三年、四年、六 年,吴国几次举兵伐楚。阖庐九年,吴军大败楚军,攻占了 楚国的都城郢。其时楚平王已经作古,继位的楚昭王仓皇出 逃。他到达郢都以后,四处求索楚昭王而不得,一怒之下将 已经入土数年的楚平王从坟墓里挖了出来,“鞭之三百,然 后已。”(俛记•伍子胥列传》)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掘墓 鞭尸”的故事。大概在“掘墓鞭尸”之后,他郁结在胸中多 年的怨毒之气才得以倾吐出来。
深仇得报,心志已酬,以后的路当如何走呢? 一个新的 问题悄然来到了伍子胥的身边。这里,我们不由自主地想到 了那个被后人称为智慧化身的张良。张良是“汉初三杰”之 一,他的情况与伍子胥颇有些相似,二人都有一腔仇恨长期 郁结在胸中,都有一个报仇雪恨的强烈愿望,都凭借着自己 的非凡智慧而实现了夙愿。所不同的只是:伍子胥念念在兹 的是家仇,而张良耿耿于怀的是国恨Q晚于其数百年来到世 间的张良,生活在“秦王扫六合”的阴影里,出生于世代相 韩家族中的他立定了一个大誓宏愿:一定要推翻暴秦,为被 灭的韩国报仇。世人皆知,张良多次努力失败后,投身到了 刘邦的手下,在辅佐刘邦的过程中实现了自己的心愿,推翻 了暴秦的统治,建立了西汉王朝。在西汉王朝建立之初,张 良便选择了淡出。当刘邦喜滋滋地对张良说他是汉朝的第一 功臣,要他自择齐地三万户时,张良平静地告诉刘邦说: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 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此后,不愿做 官的张良一再提出:“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 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 为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 游耳。”(位记•留侯世家>)在历史上,张良的身影之所以 高大而完美,是与他在心愿得遂以后毅然淡岀、视功名富贵 为鸿毛分不开的。
由张良而反观伍子胥,不难发现,在痛快淋漓地抽打了
楚平王的尸体三百皮鞭以后,他压根儿没有考虑过功成身退 的问题,甚至根本没有把它作为项。一个本应该认真 对待的新问题,就这样从他身边淡淡地随风而去了。无论如 8 何,这都是后人不应忽略的一佃题。
四
伍子胥是在“掘墓鞭尸”以后,才转而矢志效忠有大恩 于自己的吴王阖庐。他之所以没有功成身退,高举远引,十 有丿I九是源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老套路。
在吴王阖庐的有生之年,吴国君臣相得,蒸蒸日上,史 称“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 人”。因此,吴王阖庐也一度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
一连串的成功使得吴国君臣颇有成就感,伍子胥在这个 政治舞台上也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加之吴王阖庐对其信 任有加,让他担任相国的重任,更是让其感铭于心。最能说 明二人之间关系的,当属在究竟立哪位公子为太子这一对吴 国而言最为紧要的问题上,阖庐听从了他的其意见。当时, 面对众多觊觎大位的儿子们,吴王阖庐一时之间陷入了选择 困境。面对本来没有多少希望的公子夫差的求助,他居然鬼 使神差般地喜欢上了夫差,在吴王面前一个劲地举荐。由于
诸公子之间的争夺异常激烈,伍子胥竟至不得不以死来为夫差 相争,最后,阖庐点头应允,夫差才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太子。 经过这件事,他不仅在吴王和太子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 而且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
随着声望的与日俱增,伍子胥的面前又出现了一个新的 问题:如何防止与日俱增的资望反过来成为自己不堪承受的 重负呢?在这个世界上,有些顾虑是纯然主观且完全没有必 要的,属于“杞人无事优天倾”;有些则不然,属于已有征 兆的不期然而然的顾虑,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指 的便是这种建立在客观态势之上的人们回避不开的顾虑。他 所遇到的,不幸恰属后者。
有句古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许多事 情,在其初现端倪之时,常人往往是察觉不到的,只有极少 数的智者才能敏锐地捕捉到。这种认识上的差别被古人无限 地夸大,与他大致生活在同一时期的孔夫子,便把这种现象 称之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气其实,正像不承认人们之间 的这种认识上的差别性是不对的一样,把人们之间认识上的 这种差别性绝对化也是错误的。如同人们所批评的“人非圣 贤,孰能无过”这句话有错误一样,“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这句话也有明显的错误。即使像伍子胥这样的高明人物,也 会犯这样那样的认识上的过错,便是一个典型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