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辉·三大体系成就百万大V 新版下载
代文学越界的权力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研究对象上的越界;第二, 思想资源和方法论上的越界;第三,研究与社会行动之间的越界。当代文学研究不必遵从所谓文学研究的清规戒律,它甚至对文学的界定 都持一种开放的姿态,不必固守着关于文学的经典化想象,不必过于在意固 有文学的成规,如文体和技术体系的要求,
薛辉·三大体系成就百万大V 新版下载
在某种意义上,当代文学研究 领域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研究的热潮,代表了一些文学研究的革命性因素,也 是对学科自身危机的一个反应与应对,可以看做是当代文学研究的自我反省 和批判。但是,随着这种研究视野被规范化为一种理论方法,甚至一门学科, 再加上某种研究者潜在的与西方主流文化研究接轨的冲动,它有再度被规范 化的危险。
有人会担心因为边界的扩大而丧失当代文学研究的“本质”,其实,何谓 文学,这正是当代文学需要审定的,而不是一个先定的前提。而且,由于当代 文学研究在当代知识生产体制中的独特战略位置,它的目标和重心已经逾越 了传统文学研究的疆界,当代“文学”与其说是它的对象,还不如说是它发言 的一个场域更准确些。
当代文学应该有将更多的文学经验纳入研究视野的能力,同时,如果真 正具备了这样的越界视野,它可能也会获得一种将臃肿的当代文学删繁就简 的理论判断力,比如它不会轻易地将“80后写作”、“美女作家”与“网络文学” 以现有方式纳入研究视野,从而制造那么多空洞而虚假的向题和学术泡沫。 (与这种表面的繁荣相比,那些最紧要的问题反而视而不见,在当代文学话语 的通货膨胀中,失禁与失效同时存在。)
在理论资源上,当代文学研究也要具有开放性和跨学科色彩。一定意义 上说,这也是视野开放的一个结果。所以,跨学科只是一种理论气质,它决不 追求自身再度成为一个跨学科的学科,更不是为了炫耀庞杂而一知半解的知 识。应该承认,如果态度轻佻的话,它的确可能导致某种轻浮、空疏的学风和 夸夸其谈的做派,所以,这是对当代文学研究者提出了更高更严苛的要求。作 为对当代文学研究者和批评家的一个职业要求,他就不能只满足于具备美学 的知识。他不应是将视野封闭在书斋中,目光只盯在文学文本上的学究,而要 切近地,真实地置身于当代社会生活的广泛脉络中,具有观察、思考现实社会 生活变化的能力,有对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现实的广泛兴趣和思考能力,以及 把种种现象建立联系的“总体化”的能力。他也要对主流话语有判断和反省的 能力,以其在此基础上的对当代世界的深切的体验,这是一种有认识的体验 和有体验的认识。当代文学作家和研究者应该更多地理解中国现实,有与现 实的更多的真实的血肉的联系。我想,在这个时代,那些只有学院式的清高, 不谙世俗事务的学院派,或仅只有一种抽象的道义化的现实激情的研究者, 将无法真正理解当代的文学最内在的秘密。詹姆逊“认知图绘”美学作为一种 文化战略的意图,就是要建立主体在全球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中的定位意 识,用一种总体化的眼光看待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打破知识的体制化 区隔。
此外,当代文学研究也还应具有理论研究之外的行动性。在很多人的理 解里,文学研究带有很大的娱情遣兴的成分,它总是关于性情的,人心的,是 物质生存之外关涉生命意义的学问。这是一门以无用为用的学问。我想,如果 说其他的文学研究多少具有这种性质,或可理解,但对于当代文学研究来说, 它无法这么超脱,谁让它是“当代”文学研究呢?当代决不只是个时间段的概 念,还暗含着一种当下性,现实性和未来性,它存在的依据也在这里。它应该 有,也不得不有一种另外的理想,当代文学研究不是为了培养尼釆式的“有教 养的庸人”,那样的话,它也就应放弃它存在的最深刻依据。当代文学研究的 隐秘的抱负永远是它指向现实和未来的能力,它的行动性。